心齐——凝心聚力。有担当的班组长,凝聚力强,把大伙儿团在一起,心情愉悦地干活做事;有一群通情达理知晓规矩相互理解的员工。“百年修得同船渡”,珍惜在一起同事的缘分。困难一起克服,好处一起分,荣誉一起享。即使有什么不合的地方,也不任性,顾全大局。一捆筷子之所以有力量,有人肤浅地以为数量多,然而数量只是一个因素,真正起作用的是长短一致,相互看齐,团结紧密。既不当个人英雄,也不做缩头乌龟,紧紧围绕班组利益中心抱在一起。这就可以解释同样人数、同样结构的班组,为什么有先进与落后之别。一捆松松散散的筷子,尽管数量多多,但七长八短七嘴八舌貌合神离,有力量么?力量源自心,心齐泰山移。
思齐——见贤思齐。多干有人点赞鼓励,埋头干活的累并快乐着,躲懒滑头受到孤立鄙视。光明正大行为大行其道,见不得人小动作没有市场,积极向上取代了羡慕嫉妒恨。从某种意义讲,见贤思齐也是学习的一种方式。思齐就是学习,在学习领会的过程中发现自身的短处与不足,牵引自己向先进靠近。“心中有偶像能激发见贤思齐的能量,眼前有目标能激发勇往直前的力量”。当然,看齐又得允许参差不齐,比如班组成员的性格,能力,特长等,百花齐放各呈精彩,各显其能释放能量,构成一个你追我赶的思齐局面。看似不齐,是则更高层面上的齐。
这里给我们一个启示,那就是班组建设的工程里,奖励优秀班组不应是权宜之举,颁奖授牌轰轰烈烈之后就销声匿迹泯然无闻,而是应该后续工作:挖掘先进的含金量,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。认真而不是敷衍地开展班组间的横向交流,通过对优秀班组的讨教、现场观摩等,让更多的班组在优质经验的牵引下,带动促进班组素质大面积提升。
“看齐意识”的树立,贵在持之以恒。上世纪的1945年,毛泽东在延安召开的中共七大预备会上,曾这样说:“一个队伍经常是不大整齐的,所就要常常喊看齐,向左看齐,向右看齐,向中间看齐。我们要向中央基准看齐,向大会基准看齐。看齐是原则,有偏差是实际生活,有了偏差,就喊看齐。”70多年过去弹指一挥间,但老人家的教导依然闪烁着现实意义。是的,“有了偏差,就喊看齐”,我们应该“常常喊看齐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