过年,现在比较正式的说法叫“过春节”,但口头上大家还是会说过年。在我国民间传说中“年”是一种为祸于人间的怪兽,只在除夕才出现。这种给人带来很大伤害的怪兽离去,大家才会兴高采烈地庆祝过年。
年过了就等于灾难过去了,人们在新春伊始以自己的辛勤劳动来获取全年的丰收。如今没有人相信有“年”这个怪兽,只把过年当做一年中最为隆重的节日,并且要用各种方式表达对亲人朋友的祝福。
同样是过年,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来说感觉是不一样的。少年人天真烂漫,过年时是难得的放松机会,不再为功课所累,真是“无案牍之劳形”了。耄耋长者们奋斗大半生可以安享晚年,又是迎春飞雪到,期待春光乍现时自有一种满足感。而对于我们中年人来说,每逢过年时节,既没有解脱感,也少有满足感。过年就要忍不住再当几次“剁手党”,家人的吃穿用都是一笔值得在心里认真掂量掂量的开销。
过年了嘛,人情消费那不能含糊;过年了嘛,孩子调皮捣蛋也不能厉声呵斥;过年了嘛,对双方老人都要倍加尊敬礼节更要周到;过年了嘛,对于同事朋友要互道幸福安康。在孩子面前是长辈,在老人面前是孩子,在有的同事面前是师傅,在有的同事面前好像永远都是学徒。集众多角色为一身时,就不能由着性子纵情开怀了。于是就听到长者们夸我稳重,而自己则感到过年时少了些天真的幻想,多了社会习惯的羁绊;少了青春岁月的浪漫开怀,多了逝水流年的惆怅。站在年关的门边思接千里,天马行空之际,岁月之树又增添了一个新的年轮,徒然添出了“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”的感慨。
作为群体,人是社会的主宰者。作为个体,人又是其附属者。每个人都不能无视客观世界的变化,也不能总是为周围的琐事所累。人总要在自己的心灵深处有一隅远离尘嚣的乐园,那里有童年时的天真、少年时的热情、青年时的浪漫,让诗情画意、阳春白雪驻足其中,而每一次过年都会为人们提供这样一个可供利用的时间。
苏轼《守岁》诗中写到:“明年岂无年,心事恐蹉跎。努力尽今夕,少年尤可夸。”努力尽今夕,不仅是青春少年要如此,对于我这样的“老师傅”来说,更应该珍惜每一个“今夕”。以这个春天为新的起点,用一句北京冬奥会的主题口号来说,就是要和年轻人“一起向未来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