父亲生前有个特殊癖好:喜欢研究地图。他收集的地图有图册、单张、地理书籍,种类繁多。还爱用红、蓝色铅笔,在图上画直线、曲线,标圆圈、三角、五星等,像学者做读书笔记般投入和认真。是追踪新闻事件的现场,是勾画想去的地方,还是向往更远的远方?
说来幽默,父亲的职业、生活圈与这爱好实属不搭。当年,年轻的他只身来到城市,当店铺学徒,站“三尺柜台”成为终身的职业。一手收钱、一手交货,擦拭货架、排列商品、月底盘存,灵敏迅疾地拨动算盘珠。在营业员忙碌的工作中,他努力扛起了全家温饱的重担,像被框定在家乡这坐标原点上了。只有翻看地图,面临多彩的世界,才觉得人生丰富而又开阔起来。
小时候,我刚认字儿那会,特爱翻地理书,那时书籍印刷黑白分明,唯独地理书例外。从书中的彩图,认识了巍峨山岳、浩瀚大海、奔腾黄河、铁路港口、高原雪域、无垠草原。心也随之飞了起来,对远方充满了神秘而美好的憧憬。
父亲一辈子在故土转悠,生于斯老于斯。长大后,我则行囊装着他送的地图册,开始漫漫长途。去农村当农民,进大别山区当“军工战士”,后来“军转民”,公司搬迁到合肥。工作地不断变化、迁徙,都与故乡擦肩而过。退休后,别人双双把家还,我和妻子却南下,支持孩子在湖南发展。在异地安放暮年,读读写写,追求诗与远方。外出旅游是每年浓墨重彩的章节,南到海南三亚的“天涯海角”,北至祖国西北边陲,不仅在宝岛台湾日月潭泛舟,还越洲跨洋,在日本、越南、澳洲、新西兰等地留下了足迹,和古老神秘的埃及金字塔合影……
黄昏时分,伫立河岸,看河水奔流,后浪推着前浪,脑海显现一幕回放:黄昏的傍晚,接父亲下班,晚霞将街道铺满了金辉,他布满硬茧的手紧紧攥着我的手。一辆“二八大杠”自行车“嗖”地从身边飞驰而过,骑手是个孩子,左脚从大梁下穿过,用力踩踏脚蹬。父亲眼睛亮了:“我们也买一辆吧?”一打听,二手车都得六、七十元!是他两个月工资,愿望偃旗息鼓。生活有它不可违拗的逻辑:人必须生活着,爱才有所附丽。
滔滔河水,逝者如斯。此时,突然领悟了父亲的良苦用心,读懂了他耿耿于怀的“地图情结”。他希望儿女走得更快、行得更远,去闯荡广阔的世界。然而,两代人的际遇何等迥异,父亲的远方,只能活跃在心里、勾画在地图上,我幸运,赶上了这个美好时代。辽阔的远方,作为儿子,带着父亲的“想象”,我“出席”现场,足迹所至, 身上流动着他的血液、奔腾着他的向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