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代诗人黄庭坚在一首题为《清明》的诗中写道:“佳节清明桃李笑,野田荒冢只生愁。雷惊天地龙蛇蛰,雨足郊原草木柔。人乞祭余骄妾妇,士甘焚死不公侯。贤愚千载知谁是,满眼蓬蒿共一丘。”
诗的上半部分写了清明时期春意盎然的景象,却透着一丝愁苦、荒凉。而诗的下半部分通过两个历史典故来对比人品的差别,反证出了道德高尚和俗不可耐的人,从哲理层面呼应了上半部分愁苦和荒凉的氛围。诗人黄庭坚在欣赏春光时,也抒发出对春天的怀念和感想,每逢清明时节就越发强烈。伴随着浓郁的花香,怀念的情感也会更浓郁;伴随着泛青的柳丝,怀念的情感也会随着春风轻飏起来。人间四月天,怀念恰上心头,古人如此,今人也如此。
从清明到谷雨时节,当榆树枝条上绽放出一簇簇榆钱的新绿时,我感到一阵阵欣喜。小时候,姥姥做的“蒸榆钱”是记忆中忘不掉的春天美味。她把榆钱捋下来洗干净,再加上高粱面和白面拌匀。蒸好后用蒜泥和辣椒面调成的料汁拌匀。姥姥还会拿出一直珍藏的装着芝麻油的小罐子,用筷子在油罐子里蘸一下,往我碗里滴上两滴,再给姥爷的碗里滴上两滴,那股子清香气息历久弥新,一直深埋在儿时记忆里。每当春天来临,这段往事就会自动“回放”,“蒸榆钱”的清香之气仿佛更加馥郁起来。
前年清明节假期后,和一位朋友去金寨县老家。他开车经过一个山脚下时,指着山坡上星星点点的红花说:“这是杜鹃花,也叫映山红,再过几日,漫山遍野争相盛放。”我想起小时候的电影《闪闪的红星》,在电影尾声,主人公潘冬子和红军的队伍就是行进在映山红花丛中。金寨县也是革命老区,是红军诞生地之一,被称为将军县。这片山坡上盛放的映山红,不仅见证过红军当年的战斗历程和兵工厂火热的大建设场面,还见证了这片红色土地经历的巨变。从我朋友说的一件小事儿上就能看得出来。他说:“以前,我爷爷从老家去合肥一趟,要走两天才能到。随着国家发展,生活质量提高了,有次为了办事儿,我开车一天内在老家与合肥之间往返了两趟。”朋友还说,在这片红色热土的熏陶下,家乡每年都会开展纪念活动,清明节也会来到烈士陵园为烈士们扫墓,缅怀革命先烈,传承革命记忆。
值此四月天,仲春与暮春之交,每一个生活在当今时代的后辈,都应该对革命先烈有一份怀念与尊重之情。这样的怀念常存于人们心中,清明时节草长莺飞,这份怀念之情尤为强烈。让我们伴随着春风和鲜花的芬芳,以此表达这份来自于春天的怀念。